2023年三季度,南开区法院推出了四个“更优”举措,主动对接天开高教园司法需求,依法保护科技创新主体合法权益,妥善审理因科技成果、权属认定、权利转让、价值确定和利益分配产生的纠纷,激发科研人员和市场主体创新创业,持续营造更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服务“创新南开”建设,服务全市高质量发展大局。
一是积极作为,诉讼服务更优。深入调研司法需求,主动研判形势任务,结合园区特点,召开专题会议,部署服务天开高教园建设的9项司法举措。积极盘活天津科技广场,助力天开高教园顺利开园,并在工程款项清偿过程中,注重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获得债权人的认可和感谢。截至三季度末,妥善审结园区租赁合同、仓储保管、建设工程合同、买卖合同、服务合同等经济、房地产、商事类案件86件,依法审结涉电子商务、文化创意等新业态从业者劳动争议案件30余件,顺利审结涉高校毕业生房屋租赁合同、劳动争议、劳务合同、民间借贷等案件12件,维护相关主体合法权益。妥善审结涉园区破产债权确认纠纷、对外追收债权纠纷、股东损害公司债权人利益责任纠纷等案件8件,推动僵尸企业市场出清,激发市场活力。妥善审结科创企业相关案件百余件,激发科研人员和市场主体创新创业。依法审结“涉海河英才落户计划”案件2件,助力创业者成功落户,为园区“筑巢引凤”。
二是保护权益,审执质效更优。开通绿色通道,坚持涉天开高教园案件快立、快审、快执,加大繁简分流力度,用足用好简易程序和小额诉讼程序,快审快办园区涉企纠纷51件,平均审理周期38天。充分发挥审委会和专业法官会议功能作用,研讨涉企发改案件81件,发布破产债权确认纠纷、合同纠纷等审委会提示26条,全力清理一年半以上涉企积案5件,院庭长监督疑难复杂、重大敏感的涉企在办案件72件。深入开展“执行效率年活动”,全区执结涉企案件2666件,执行到位金额7.4亿元。紧盯涉企执行程序复杂、久拖不决等问题,综合运用“总对总”等网络查控手段,对发现财产及时冻结、扣划,采取限制消费措施3000余人次,公布失信被执行人1000余人次,司法拘留8人,通过微信公众号等平台集中曝光失信被执行人16人次,发布悬赏公告13人次,促进被执行人主动履行。开展专项执行行动3次,执结涉企案件10余件,执行到位金额30余万元,腾空商铺面积达4000余平方米,全力兑现胜诉企业合法权益。
三是提升能力,解纷方案更优。积极筹建天开高教园法官工作室,实现解纷关口前移、重心下沉。周密制定筹建方案,全面分析法官工作室成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详细研究队伍建设、职能设置、经费开支等情况,并按照上级要求,做好动态调整,确保法官工作室顺利开放及良性运转。抽调骨干法官、法官助理和书记员若干(根据工作量动态调整),组建专门审判团队,针对园区内由本院管辖的民商事案件,“做堂问诊”,面对面解答驻园企业和个人提出的法律问题,并以法官工作室为基地,搭建多元解纷工作平台,由法官或邀请的人民陪审员、人民调解员、行业协会等进行诉前调解。同时,针对调解不成的案件,实行一站式现场立案服务,指导企业开展网上立案、电子送达,降低诉讼成本,并开展就地审判,切实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家门口”。院领导带头积极走访、调研园区建设和重点企业4次,深入了解亟待解决的法律问题,及时总结审判过程中涉及的司法保护等问题,强化府院联动,形成合力,努力提升纠纷化解实效。
四是着眼全局,普法产品更优。一方面,细化普法内容,提升普法针对性。以企业需求为导向,聚焦中小微企业面临的债务清偿、融资、劳动用工、房屋租赁等问题,开展全面普法,积极主动帮助企业梳理经营环节中的各类风险点和风险源,针对银行、担保公司等企业涉及经营管理、风险防范方面的隐患,发送司法建议6份,督促其堵塞漏洞、完善制度、规范经营。另一方面,创新宣传方式,打好普法“组合拳”。依托“普法驿站”开展普法讲座、张贴普法海报、发放《案说-企业法律风险防范66例》40余册,增强企业及个人风险防控能力和法律意识。强化以案释法,利用8家媒体矩阵,发布普法信息和视频,以司法力量服务中小微企业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法治化营商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