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1日,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召开新闻通气会,介绍了《关于实施“三大工程”进一步支持和服务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的编制情况和主要内容等。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副主任、新闻发言人张宇蕾发布政策并表示,将通过实施“三大工程”、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健全工作机制等三方面17条措施,构建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引导高新技术企业持续增强核心创新能力、提升规模经济效益,提升本市高精尖产业发展能级。
2021年,北京市高新技术企业保有量2.76万家,位居全国各城市首位,据高新技术企业年报数据显示,总收入6.56万亿元。按照北京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在科技部指导下,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以中关村新一轮先行先试改革为契机,聚焦高新技术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诉求,把握阶段性发展特征,会同20个委办局和各区、经开区,在广泛调研和深入讨论的基础上研究制定了《若干措施》。
首先,北京市将实施“筑基扩容”“小升规”“规升强”“三大工程”。一是通过建立高新技术企业培育服务体系、引导市场机构加强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培育、深入开展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报备即批准”试点,推进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精简流程、材料、时限等措施培育一批具有较高科技含量和发展潜力的企业成为高新技术企业”;二是建立“小升规”重点企业支持服务体系和加大对“小升规”企业支持力度,支持一批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加快具备持续创新能力和一定的规模经济效益;三是做好对“规升强”企业的跟踪服务,支持“规升强”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推动形成一批具有较强综合实力和经济贡献的高新技术企业。
其次,大力支持创新要素向高新技术企业集聚。加大对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强化融资、人才服务保障,支持拓展产品市场渠道,完善空间和用地供给,优化创新要素配置,着力为“小升规”“规升强”企业做大做强提供精准支持。
第三,加强工作组织实施,用好信息技术手段,引入第三方机构开展评估督导,强化高新技术企业全流程监管,确保政策措施落实落细、见到实效。
《若干措施》聚焦强化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和稳定优质企业在京发展两个目标,强调政策的导向性、全面性、实用性和精准性,通过对1619家企业调研走访,逐条提出企业“看得懂、用得上”的支持举措,综合运用财政、金融、人才、市场等政策资源,通过市区联动提升精准化服务水平,助力企业“应享尽享”“免审即享”“直达快享”。
高新技术企业是开展关键核心技术研发攻关、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的主力军,是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中坚力量。《若干措施》聚焦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痛点和堵点,为企业带来更多政策红利,进一步提振了企业发展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