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等处的研究人员发现,智利魔鬼鱼(又称蝠鲼,已知主要在海洋表面生活)会定期潜入到极深的海洋中。相关文章发表于2014年7月1日的《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上。
若干种顶端、深潜捕食者(如大白鲨)已知会保持其大脑的温度高于周围水的温度。早就有人提出,较高大脑温度所允许的大脑活动和视觉敏锐度对于在冷的深水中觅食来说具有显著的选择性优势。名为“血管网”(retia mirabilia)的一种专门化器官被认为使一些魟鱼能通过热交换来使大脑保暖,但它在一种被认为主要生活在浅的、温暖的水域中的鱼种体内所起作用此前却不清楚。
Simon Thorrold及同事利用卫星标签记录了非洲西北沿海水域15种智利魔鬼鱼在几个月时间内的运动。测定结果显示,它们会经常潜入近2公里的深度(这是所记录到的海洋动物最大下潜深度之一),那里的温度能低至3°C。
所记录到的下潜特征显示,这些魔鬼鱼是在有丰富生物质的深度处觅食。在进入深水中觅食之前和之后,这些魔鬼鱼白天往往都会在接近表面的水中花相当多的时间,可能是为了让自己的身体暖和起来。
除了对魔鬼鱼体内存在一个精致的热交换系统提供一个解释外,所观察到的这种潜水行为也为表面水域和深海之间提供了一个重要的生态联系。由于魔鬼鱼所属的类别最近也被列为一个濒危物种,所以了解它们的行为对于未来的保护工作来说可能会非常关键。